
什么叫火锅?其实只要是底部有火,上有锅子,就是火锅了。至于是使用什么样的锅子?何种燃料?自古以来的演变,可是多姿又多采。 最早的火锅是用鼎煮的。大约一万年前,我们的老祖宗发明了最早的容器——陶制的鼎,那可说是非常大的锅子,有三足或四足的。在当时,只要是能吃的食物主要是以肉类为主,通通都丢入鼎内,然后在底部生火,让食物煮熟,成为一大锅食物,当时叫做“羹”,这就是最早的火锅了。 火锅的发展亦如同餐饮史的发展是渐进式的,完全是依据当时的器皿、社会的需求与原料的发现引进加以变化的。三国时代,魏文帝所提到的“五熟釜”,就是分有几格的锅,可以同时煮各种不同的食物,和现今的“鸳鸯锅”,可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。 到了南北朝,“铜鼎”是最普遍的器皿,。演变至唐朝,火锅又称为“暖锅”。 从元、明、清到现今,火锅器皿上的变化并不大,有铜锅、铁锅、砂锅等,还有采用耐高温透明玻璃的锅具。现用最普遍的锅具为“不锈钢锅”。 虽然火锅器皿的变化不大,但是燃料使用的却是一日千里,从柴火到木炭、酒精到瓦斯、电炉、电磁炉等,尤以木炭的使用历史最久,也最有风味,但也是最污染空气的一种方式。电磁炉最干净也最方便,瓦斯易于控制火候的大小,方便、好用,不过却也较危险。 相对于燃料上的多变,调味蘸料的演变却趋于保守、保密。涮羊肉的蘸料千年不变,汕头沙头酱以独门配方为傲,其他豆腐乳、豆瓣酱也都是以老牌子为号召。另外,一些基本搭配的蘸料还有酱油、葱、蒜、蛋、麻油、辣椒等等,样式不少,如何同中求异,全赖各家独门调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