榕、杉湖景区
位于桂林城中央,是一个水体相连的连心湖.她以阳桥为界,东为杉湖,西名榕湖,因湖岸生长的榕树,杉树而得名。唐宋时期为,为人工开掘的城南护城河,称为南阳江。元代称为鉴湖,明代城池扩建,成为内湖。 自清代始,富绅名士纷纷于湖岸边结庐而居,文人墨客于湖畔吟诗作赋,一时间成为桂林文化活动的中心。先后建有唐景崧的五美堂别墅。王鹏运的祖居西园,李宗仁官邸,白崇禧的桂庐,马君武的故居。如今大多故居已了无踪迹,仅余存李宗仁官邸和桂庐。 北斗桥 位于榕湖,东连湖心岛,西连古南门,桥形布局走向按北斗星分布,故名北斗桥。桥面栏杆全部用房山高级汉白玉打制,是广西目前最长的汉白玉桥。整座桥桥形美观工艺精致,晶莹剔透。 桂林榕湖榕溪桥 榕溪桥位于榕湖北路,在丽泽湖与榕湖相交处。桥型仿我国著名石拱桥赵州桥的桥 型,桥身简洁明丽,内涵深厚、韵味无穷,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。桥长26米,宽8米。 湖心岛 位于榕湖湖心,岛中小溪将湖心岛分为两岛,临水采用叠石生态驳岸,岛中新建目前广西最大的汉白玉龙船舫及湖心亭子迦廊、小飞虹、小亭。并配置高达五点六米由整块花岗石打制而成的月门及诸多观景石。岛上四时风景如画,宛如仙山琼阁。 湖心亭 在榕湖的湖心岛上, 原建于40年代, 1979年两次重建, 现为一组设计新颖的仿古临水亭廊, 由大小两亭及连廊组成。大亭8角、重檐、凌驾水中; 小亭4角, 单檐尖顶, 坐落岸上, 以直角形(L)曲廊与大亭相连, 总面积120平方米。湖岸有九曲桥衔湖心岛, 掩映于湖光翠柳之间, 与亭廊构成整体, 显出平稳中求变化, 临水而有飞动感。
古南门 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位于市区榕湖北岸。又名榕树门。据载为唐代名将李靖于武德四年(621)平定岭南后, 在桂林筑置城守新建, 是桂林唐城的南大门, 距今正1300多年。 桂林黄庭坚系舟处 在榕湖北岸, 古南门前, 榕荫亭侧。崇宁二年(1103)北宋大诗人黄庭坚被谪宜州, 崇宁三年(1104)经桂林, 遍览名山, 泊舟此岸。他写的《到桂州》云桂岭环城如雁荡, 平地苍玉忽 峨; 李成不在郭熙死, 奈此百嶂千峰何, 融进个人的不幸遭遇, 也表达了对桂林山山水水的深厚情意。南宋理学家张知静江府时, 在系舟处建榕溪阁, 以志怀念。阁久废, 1955年在旧址建榕荫亭, 其后又立碑其侧, 题为黄庭坚系舟处。 桂林玻璃桥 位于榕湖,桥体采用工艺复杂,造型考究的水晶玻璃制品为建筑构件,集中体现了现代玻璃工艺的水平,是目前为止我国最早采用特种水晶玻璃承重体系的实用性桥梁。桥型美观大方,桥体晶莹剔透。特别是夜晚,通过高科技夜景纪光,更加七彩斑斓绚烂夺目。
木龙湖景区
建设突出了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相融合的特点,在木龙湖北侧依托宋代东镇门、宋城墙遗址等历史人文景观,建设包括宋街、半边街、古宋城、木龙塔、木龙夜泊、浅桥鱼影、听荷轩等具有宋代建筑气息的古建筑群落的景点,木龙塔是以上海宋代的龙华塔为蓝本建造的,高45米。在木龙湖南侧与叠彩山之间建筑以观赏林地、草地、溪流、瀑布为主的生态景观带。 木龙湖现在的位置,在宋代是一排排的兵营;两江四湖工程施工前,建有密集的民房。为了连通漓江与内湖,收到显山露水的效果,实施两江四湖工程中,搬迁居民1896户、单位56家,拆除旧房174842平方米。其中,木龙湖整体拆迁安置工程,共拆除旧房近15万平方米,创下在广西单项城建工程中,一次性整体搬迁安置人数最多,规模最大,时间最短,拆除房屋面积最大的记录。又在叠彩山与铁封山之间开挖长约1100米的人工湖,开挖土石方100余万立方米。这个人工湖因为邻近木龙洞,故名“木龙湖”。
漓江、桃花江景区
如画的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发源于桂林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,流经桂林、阳朔,至平乐县恭城河口,全长170公里。
由桂林至阳朔84公里的漓江,像一条青绸绿带,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,奇峰夹岸,碧水萦回,削壁垂河,青山浮水,风光旖旎, 犹如一幅百里画卷。这百里漓江,依据景色的不同,大致可分为三个景区:第一景区:桂林市区至黄牛峡。两岸奇峰林立,城镇、农村、田园错落分布,景观多样,是观赏远山近水与人文民风的佳处,构成了画卷的开头部分。这一景区的主要景点有象鼻山、斗鸡山、净瓶卧江、奇峰林立、父子岩、龙门古榕、大圩古镇、磨盘山等。第二景区:黄牛峡至水落村。夹岸石山连绵不断,奇峰围峦映带,是漓江风光的精华所在,构成了画卷的主体部份。主要景点有望夫石、草坪帷幕、冠岩幽府、半边渡、鲤鱼挂壁、童子拜观音、八仙过江、九马画山、青峰倒影、兴坪佳景等。 在诸多景点中,冠岩水府、乡吧岛 、九马画山、兴坪佳境最令人兴奋,令人陶醉。第三景区:水落村至阳朔。两岸土岭青葱,翠竹、茂林、田野、山庄、渔村随处可见,给画卷添上了幽美的田园色彩。 漓江风光的美,不仅充分展现了“山青、水秀、洞奇、石美”的特点,而且还有着“深潭、险滩、流泉、飞瀑”的佳景。同时漓江有着不同的季节,不同的气候,自然有它不同的神韵。晴天的漓江,青峰倒映特别迷人。可烟雨漓江,赐给人们的却是另外一种美的享受;细雨如纱,飘飘沥沥;云雾缭绕,似在仙宫,如入梦境。 在中国北方的大地上,有一条奔腾澎湃的黄河,千百年来它曾经哺育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。可遗憾的是它的泥沙含量为每立方米37公斤。据有关部门勘测,由桂林至阳朔84公里漓江河段每立方米含沙量为0.037公斤。真可谓水清见底,游鱼可数,景色如画。 桃花江旧名阳江,属漓江主要支流,发源于桂林市灵川县境内的中央岭东南侧,由北至南流经桂林城西侧,流经城区18.4千米,往东南汇入漓江。溯江北上,宋代时可与西湖、清塘相通,直抵今芦笛岩前的芳莲池。桃花江江流平缓,清幽恬静,沿岸山峰倒映如画,一派田园风光,具有另外一种情调,历代舟游很盛。桂林市两江四湖二期工程就是要开通桃花江至芳莲池的水道,进一步开发桃花江。现在已经完成桃花江下游清淤疏浚及两岸景观建设工程,从环城西路桃花江大桥至象山桃花江与漓江汇合处,全长2.07千米,清淤3万立方米,使河道行洪瓶颈段面扩大了15%,这一河段的正常水深达到1.6米。同时将原来的堤岸改建为生态护岸,种植了大量的乔木、地被植物,设置了叠石、人工瀑布、涌泉、小桥、栈道、步行道、浮雕,再配以灯光,更显婀娜多姿,绚丽如画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