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兴安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, 北距桂林市六十公里, 桂林旅游区的组成部分之一。兴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。年降雨量在1600—2200mm之间, 年平均气温17.8℃, 气候宜人,四季可游。兴安境内以丘陵、平原为主, 分布着谷地、高山等地形。地势由西北越城岭山脉与西南都庞岭山脉相对倾斜, 形成两山之间的狭长地带, 称“湘桂走廊”。境内最高峰猫儿山顶峰海拔2142米, 为华南第一峰。兴安土地肥沃, 物产丰富, 是全国白果、粮食、毛竹生产基地县, 全国农业生态县之一。兴安旅游资源丰富,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。1987年3月兴安县旅游局成立。兴安旅游以文物古迹和高山风光为主要内容。现规划有猫儿山风景区、灵渠、红军碑园风景区、灵湖休闲度假区、古严关、秦城遗址风景区、五里峡风景区。 灵渠在桂林市东北六十六公里的兴安县城边,全长三十四公里,建于秦始皇执政时期,是我国,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运河之一。它连接湘江和漓江,勾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,对岭南地区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。而它设计的科学,结构的灵巧,工艺的精当,对今天的水利工程,仍有参考价值。

本景区包括分水塘、铧嘴、大天平、小天平、南北二渠、三将军墓、秦堤、飞来石、四贤祠等。 飞来石 在兴安灵渠的秦堤之上,距南陡500米。石高4米,周长20米,近正方形。石的上方,平坦如台,有级可登。平台上有两株桂花树裂石而出,亭亭如盖。飞来石无倚无根,独耸于湘江故道与南渠的二水之间,给人无限遐思。或说来自峨眉,或说飞从天外,或说猪婆龙为孽,飞来镇妖神石,灵渠赖以长存。宋以来,历代诗文题刻凡11件,有”砥柱石”、“虬如”、“夜月潭辉”、《重修灵渠记》等。飞来石实为灵渠一大奇赏。铧嘴 在灵渠大小天平前,是将7分水流入湘江,3分水流入漓江的分水石堤。它形如犁铧,呈不等边的四边形,三面有石堤,一面紧接大小天平。两条近似平行的南北边堤,分别为73、43米,和23米,形成北偏东60度锐角,是铧嘴的顶部。南北边堤相距23米,整个铧嘴面积有一千多平方米。秦堤 在兴安灵渠的南渠与湘江故道之间,筑于秦,用以防止南渠渠水泄入湘江故道,保护南渠不受洪水冲击。堤高2~7米,宽4.5米,最宽10余米,自分水塘至大湾陡,全长3.15公里。堤下1米多处开了“渠眼”,丰水期可排洪,枯水季节则溢出细流以灌溉农田。堤上古木成荫,构成七里长堤风景道,沿堤有万里桥、三将军墓、粟家桥、四贤祠、南陡阁等风景名胜。
交通: 从桂林乘早上8:16分开的2514次列车,9:41可到达兴安,灵渠位于兴安县城东南部。 |